化学品危险性分类
依据GB13690-92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和GB6944-86《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两个国家标准将化学品按其危险性分为8大类. ① 爆炸品②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③ 易燃液体④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⑤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⑥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⑦ 放射性物品 ⑧腐蚀品 | ||||
类别 | 定义 | 特点 | 储运要求 | 标志 |
第1类 爆炸品 | 本类化学品系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或仅产生热、光👏🏼、音响或烟雾等一种或几种作用的烟火物品👩🏽🚀。 | 爆炸性是一切爆炸品的主要特性 这类物品都具有化学不稳定性👩🏽🌾,在一定外界因素的作用下,会进行猛烈的化学反应👨🦯,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化学反应速度极快。一般以万分之一的时间完成化学反应🦶,因为爆炸能量在极短时间放出㊙️🚆,因此具有巨大的破坏力。 ·爆炸时产生大量的热𓀝。这是爆炸品的主要来源🫵🏽。 ·产生大量气体,造成高压🧍🏻♀️💨。形成的冲击波对周围建筑物有很大的破坏性🚄。 对撞击🏋🏻♀️、摩擦🩲、温度等非常敏感 任何一种爆炸品的爆炸都需要外界供给它一定的能量--起爆能。某一爆炸品所需的最小起爆能,即为该爆炸品的敏感度📨。敏感度是确定爆炸品爆炸危险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敏感度越高👨🏻🦼,则爆炸危险性越大👨🏿🎓。 有的爆炸品还有一定的毒性 例如梯恩梯🧒🏿、消化甘油、雷汞等都具有一定的毒性。 与酸、碱🟫、盐、金属发生反应 有些爆炸品与某些化学品如酸、碱、盐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的生成物是更容易爆炸的化学品。如🪻:苦味酸遇某些碳酸盐能反应生成更易爆炸的苦味酸盐🧑🏽🏫;苦味酸受铜🧑🎨、铁等金属撞击,立即发生爆炸。 | 避免摩擦🧑🏽⚕️、撞击、颠簸🧑🏻🔬🦍、震荡🧕,严禁与氧化剂🌠、酸📗、碱、盐类、金属粉末和钢材料器具等混储混运🚴🏻♂️。 | |
第2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 本类化学品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 临界温度低于50℃时,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 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气体。 | 第1项 易燃气体 此类气体极易燃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常温常压下遇明火、高温即会发生燃烧或爆炸。
第2项 不燃气体 不燃气体系指无毒、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但高浓度时有窒息作用。助燃气体有强烈的氧化作用🦞, 遇油脂能发生燃烧或爆炸。
第3项 有毒气体 该类气体有毒🤼♀️,毒性指标与第6类毒性指标相同。对人畜有强烈的毒害、窒息、灼伤👩🚒、刺激作用。其中有些还具有易燃、氧化、腐蚀等性质🤜🏿🏙。
| 所有压缩气体都有危害性,因为它们是在高压之下,有些气体具有易燃、易爆🚴🏼♀️、助燃⚆、剧 毒等性质,在 受热、撞击等 情况下👰,易引 起燃烧爆炸或中毒事故。 | |
第3类 易燃液体 | 本类化学品系指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其闭杯闪点等于或低于61℃👐🏽。 按闪点高低分为以下三项: 第1项 低闪点液体 指闭杯闪点低于-18℃的液体 ; 第2项 中闪点液体 指闭杯闪点在-18℃至23℃的液体🧛🏻♀️; 第3项 高闪点液体 指闭杯闪点在23℃至61℃的液体。 | 易燃液体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高度易燃性 易燃液体的主要特性是具有高度易燃性,遇火🧑🏿🦲、受热以及和氧化剂接触时都有发生燃烧的危险🧑🏻🏫,其危险性的大小与液体的闪点、自燃点有关,闪点和自燃点越低👨🏼🦳,发生着火燃烧的危险越大🔺。 易爆性 由于易燃液体的沸点低,挥发出来的蒸汽与空气混合后,浓度易达到爆炸极限🗣,遇火源往往发生爆炸。 高度流动扩散性 易燃液体的粘度一般都很小,不仅本身极易流动,还因渗透🫡,浸润及毛细现象等作用💄,即使容器只有极细微裂纹⏱,易燃液体也会渗出容器壁外。泄漏后很容易蒸发👩👦👦,形成的易燃蒸汽比空气重🌤,能在坑洼地带积聚➖,从而增加了燃烧爆炸的危险性🥖。 易积聚电荷性 部分易燃液体,如苯、甲苯、汽油等🛶,电阻率都很大,很容易积聚静电而产生静电火花,造成火灾事故。 受热膨胀性 易燃液体的膨胀系数比较大📽,受热后体积容易膨胀,同时其蒸气压亦随之升高,从而使密封容器中内部压力增大,造成“鼓桶”,甚至爆裂🐑,在容器爆裂时会产生火花而引起燃烧爆炸。因此,易燃液体应避热存放;灌装时,容器内应留有5%以上的空隙。 毒性 大多数易燃液体及其蒸气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应做好劳动保护工作。 | 易燃性是易燃液体的主要特性,在使用时应特别注意: --严禁烟火🕴,远离火种、热源🧑🏼⚕️; --禁止使用易发生火花的铁制工具及穿带铁钉的鞋; | |
第4类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 第1项 易燃固体 本项化学品系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质。 | (1)易燃固体的主要特性是容易被氧化🦸🏻♀️,受热易分解或升华,遇明火常会引起强烈⏲🖤、连续的燃烧。 (2)与氧化剂🐐、酸类等接触🦝,反应剧烈而发生燃烧爆炸🙇🏿♀️。 (3)对摩擦💅🏻🏩、撞击、震动也很敏感。 (4)许多易燃固体有毒🏊🏻♀️,或燃烧产物有毒或腐蚀性🆒。 | 对于易燃固体应特别注意粉尘爆炸⚗️! | |
第2项 自燃物品 本项化学品系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 燃烧性是自燃物品的主要特性 自燃物品在化学结构上无规律性,因此自燃物质就有各自不同的自燃特性🌓: (1)黄磷性质活泼,极易氧化,燃点又特别低🩺🧖🏽♂️,一经暴露在空气中很快引起自燃🙋🏿♀️。但黄磷不和水发生化学反应🏇🏽,所以通常放置在水中保存🧑🏽⚕️。另外黄磷本身极毒,其燃烧的产物五氧化二磷也为有毒物质👊🏻,遇水还能生成剧毒的偏磷酸。所以遇有磷燃烧时,在扑救的过程中应注意防止中毒。 2)二乙基锌、三乙基铝等有机金属化合物🍘,不但在空气中能自燃,遇水还会强烈分解,产生易燃的氢气,引起燃烧爆炸🤟🏼。因此,储存和运输必须用充有惰性气体或特定的容器包装,失火时亦不可用水扑救。
| 据自燃物品的不同特性采取相应的措施! | ||
第3项 遇湿易燃物品 本项化学品系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些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 | 遇湿易燃物质除遇水反应外,遇到酸或氧化剂也能发生反应,而且比遇到水发生的反应更为强烈👦,危险性也更大🙆🏿♂️。因此👻,储存🐰、运输和使用时,注意防水、防潮,严禁火种接近🪙,与其它性质相抵触的物质隔离存放🧗🏿♂️。 | 遇湿易燃物 质起火时,严禁用水、酸碱泡沫🎲、化学泡沫扑救! | ||
第5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 第1项 氧化剂 氧化剂系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松软的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为敏感。 第2项 有机过氧化剂 有机过氧化物系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和摩擦极为敏感。 | 氧化剂具有较强的获得电子能力👣,有较强的氧化性💒,遇酸碱、高温、震动、摩擦、撞击、受潮或与易燃物品🤥👳🏽、还原剂等接触能迅速分解👨👧🏌🏿♂️,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
| |
第6类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 第1项 毒害品 | 具体指标:经口:LD50≤500 mg/kg(固体) LD50≤2000 mg/kg(液体) 经皮:LD50≤1000 mg/kg(24hr接触) 吸入:LC50≤10 mg/L(粉尘🧖🏽♀️、烟雾❇️、蒸气 | ||
第2项感染性物品 本项化学品系指含有致病的微生物🟠🚯,能引起病态,甚至死亡的物质🎽👩🏿🦳。 | ![]() | |||
第7类 放射性物品 | 本类化学品系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Bq/kg的物品。 | 具有放射性 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可分为四种🎑:α射线,也叫甲种射线;β射线,也叫乙种射线;γ射线,也叫丙种射线;还有中子流。各种射线对人体的危害都大👨🏻🦱🤽♀️。 许多放射性物品毒性很大 不能用化学方法中和使其不放出射线🔦,只能设法把放射性物质清除或者用适当清除或者用适当的材料予以吸收屏蔽🧎🏻♂️。 | | |
第8类 腐蚀品 | 本类化学品系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 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4小时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超过6.25 mm的固体或液体🧑🍳。该类化学品按化学性质分为三项: 第1项 酸性腐蚀品 第2项 碱性腐蚀品 第3项 其它腐蚀品 | 强烈的腐蚀性 在化学危险物品中👨🏿🔧,腐蚀品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和很多金属😑、有机化合物👬🏼、动植物机体等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这类物质能灼伤人体组织,对金属🤎、动植物机体🧑🏻🎤、纤维制品等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多数腐蚀品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有的还是剧毒品。 易燃性 许多有机腐蚀物品都具有易燃性。如甲酸、冰醋酸、苯甲酰氯📠、丙烯酸等。 氧化性 如硝酸、硫酸🛌🏼🤸🏿、高氯酸、溴素等,当这些物品接触木屑🚵🏿♀️👩✈️、食糖、纱布等可燃物时👩🏿💼❓,会发生氧化反应,引起燃烧。 |